【每日書評】德國人如何在短時間內獲得成果 | 從查看內部電子郵件開始

GDP超越日本!德國人悠閒地工作賺錢的快樂方式《熊谷徹,帕魯出版社出版》一書的作者,在NHK華盛頓分社工作期間,曾報道柏林圍牆倒塌、美蘇首腦會談等。他自 1990 年以來一直居住在德國慕尼黑,並作為自由記者工作了 34 年。

他說,在這一切之中,他開始意識到德國人和日本人之間的根本差異。兩者之間似乎存在很大差異,尤其是在工作方面。

德國人做事的時候比我們日本人更注重效率和效益。他討厭無用的會議和工資不足以支付他的開支的工作。不要從一開始就投入時間或精力進行此類工作。因此,日本的時薪生產力始終落後於德國。這種生產力的差異也在名目GDP排名的逆轉中發揮了作用。 (摘自《前言》)

此外,與過去30年平均薪資下降的日本相比,德國的平均薪資卻大幅上升。即使在代表人民幸福富裕程度的人均名義DGP方面,德國似乎也比日本有很大差距。

德國人的工作量比日本人少,但收入比日本人多。儘管我們比德國人更努力,但我們的重要薪資不僅下降了,而且我們的名目GDP也被超越了。 (摘自《前言》)

這就是為什麼作者說我們日本人也應該重新考慮我們的工作方式。值得注意的是,他指出德國工作方式的某些方面也可以適用於日本人。今天,我想透過本書的第6章「在日本可以使用的節省時間的技巧」來了解您對電子郵件的看法,其中揭示了這些。

休假時不要閱讀公司電子郵件

IT技術的發展創造了人們可以在任何地方工作的環境。人們在出差時登入公司的雲端系統來閱讀文件或更改公司文件中儲存的 Excel 工作表的內容已成為司空見慣的事情。

但是,如果您正在度假或在目的地使用筆記型電腦工作,您將無法改變主意。理想情況下,上班時應專注於工作,度假時則應專注於度假。這就是它的意思。

因此,您可以擺脫工作壓力,為了保持心理健康,最好不要閱讀來自公司的電子郵件。作者聲稱。假期期間,你應該切斷與公司的聯繫,體驗一下作為個人的自我。

事實上,一些德國大公司在下午 5 點後就關閉了正式員工的電子郵件伺服器。這意味著客戶無法在下午 5 點之後向員工發送電子郵件,因此他們必須在第二天的工作時間內重新發送電子郵件。

由於工作時間短、假期長,似乎很少德國人認為自己是「公司動物」。大多數人都是我相信雖然我靠工作謀生,但我是一個獨立的人。這就是它的意思。首先,「公司奴隸」這個概念或術語可能根本不存在。

一名德國上班族請了三個月的休假,在家陪伴年幼的孩子。這位女士說:“在假期期間,我從來沒有讀過公司的電子郵件。”這種分離很重要,可以讓員工覺得自己是獨立於公司的個體,而不是公司的僕人。 (第 194 頁起)

順便說一句,在休假之前,此人告訴他通常工作的客戶,他將休息三個月,並希望將所有詢問都代表他發送給同事。

我能夠休息是因為有同事們的體諒和支持,從現在開始,即使休假很長,團隊合作也是必要的。你可以看到這一點。 (從第193頁開始)

盡可能減少內部電子郵件

內部電子郵件似乎還有另一個很大的區別。即使有一些德國人收到電子郵件,也有很多人不會像日本人那樣詳細聯繫他們,甚至忽略它們。

這是因為他們試圖防止自己的時間被內部通訊佔用。由於他們每天只能工作 10 小時,因此他們不想因為寫公司電子郵件而耽誤其他重要任務。 (從第195頁開始)

閱讀和回覆電子郵件至少需要 3 分鐘。如果您每天收到 100 封電子郵件並且必須回覆其中一半,那麼您將需要 150 分鐘或 2.5 小時來處理它們。從這個角度來看,您可以看到內部電子郵件越少越好。

如果您累積未讀電子郵件,您可能會錯過重要電子郵件或延遲處理它們。似乎很多德國人都盡量不寫不必要的內部郵件,而這似乎是為了減輕各種負擔。

當你在日本公司找到工作時,有時會被教導要重視“ho、ren、sou”,這是“報告、聯繫和諮詢”的縮寫,但在日本情況並非如此。

德國並不是沒有時間在重要會議前做準備,而是沒有日本那麼長的時間。這是因為,從董事到普通員工,每個人都知道自己每天最多只能工作 10 小時。 (第 195-196 頁)

換句話說重要的不是工作流程,而是在有限的時間內能否出結果。已成為衡量工作好壞的重要標準。無論你在公司內部溝通得多麼密切,如果你不出成果,你的上級就不會評價你。這就是原因。

因此,為了提高全社會的勞動生產力,即使在日本,您也應該盡量減少電子郵件的數量。作者似乎就是這麼想的。保持電子郵件簡短並僅傳達最重要的內容而不會對客戶造成任何冒犯也很重要。這就是它的意思。你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種從明天開始就可以開始的「工作方式改革」。 (第 194 頁起)

我們的生命只有一次,因此我們應該努力改善個人生活和職業生活之間的平衡,或工作與生活之間的平衡。如果你拿起這本基於這種思維方式編寫的書,你也許能夠發現一種新的工作方式。

>>Kindle Unlimited,超500萬本書籍無限閱讀!

來源:帕魯出版社